星期二, 7月 08, 2014

中市海生館將開幕 學生暑假當志工


台中市即將開幕一座以甲殼類生物為主的海生館。暑假期間,各個愛好海洋動物的學生都來幫忙了。甚至還有家長到超市買了新鮮的蝦子來放生,有明蝦、大草蝦、虎斑蝦、龍蝦
。這些蝦子都還有點冰冰的,好像剛從冰箱拿出來,但丟進水族箱內又活蹦亂跳呢!一個帶隊前來支援的老師,經手這些蝦子時,還以為已經死了!甚至還想說,既然都已經死了,不如帶回家吃吧!


而這次海生館開幕展的壓箱寶就是一個和一台車一樣大隻的巨大螃蟹,據說是在北極海附近捕撈到的,非常珍貴!開展後,民眾可以近距離的欣賞這些甲殼類動物!據說這隻大螃蟹還有可能伸出大螯來抓人喔!



記者 七月六日 台中 電

星期五, 1月 28, 2011

北斗新飲料店 秤種單位台斤

在北斗這鄉下地區,民眾的生活習慣較為傳統。在菜市場買東西秤種都以台斤計價,這事不稀奇,稀奇的是連時下流行的飲料店標價都是以台斤計價。一杯飲料五百西西標價二十元,在北斗則是一杯飲料零點八斤標價二十元!這樣的販售方式的確非常「在地化」,不僅讓當地民眾清楚的了解販售內容,還能將傳統計量單位保留及傳承下去!

星期五, 2月 22, 2008

起司是發明失敗的大麻!

南法一旅客中心透漏,起司是中世紀研發失敗的大麻!起初人們為了要用牛乳研發出具又迷幻暈眩效果的毒藥,但是卻失敗了!然而當時的研發人員因為經過了嘗試,也迷上了起司,因此並沒有被銷毀,反而成為眾人喜好的食品。經過了數百年、千年的演進,現在起司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他依舊保有當初令人著迷,並且愛不釋手,顧客會不斷購買的誘人因子。然而,這個失敗的大麻也未必能夠讓每個人上癮,畢竟他是失敗的大麻!

星期二, 1月 22, 2008

台中成立全台第一間鯨鯊博物館

台中成立了全台第一間鯨鯊博物館,在裡面成列著各種鯨、鯊的標本,還有許多的介紹。裡面最珍貴的是有著超大型鯨魚的頭骨,這頭骨特別的地方是在於他們是相當古老的活化石骸骨,這些骸骨的門牙特別大隻,這是當時跟大象最大的不同的地方。大象的牙齒是長在兩側,而這型的卻是長在門牙上。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出來當時由於象類和鯨魚的始祖爭奪陸上霸權,然而鯨魚失敗才轉向海裡發展。

另外,還有一種珍藏也是非常珍貴的,那就是「假鯊」,這種鯊魚,是有腳的爬行魚類,他無法完全歸類在爬行類動物也無法完全歸類在魚類上。然而他的外型長得跟鯊魚非常的接近,因此稱之為「假鯊」。

星期四, 12月 27, 2007

台都市溼度高亞於熱帶雨林

今年反聖嬰現象的影像加上溫室效應的影響,今年大陸冷高壓一直受到太平洋低氣壓的影像,遲遲無法到來。以致台灣今年平均溼度居全球都市之冠僅次亞馬遜雨林。這樣的景象造成夏季颱風及西南氣流所帶來豐沛的雨量,到了冬天依舊有熱帶氣旋、太平洋低壓、滯留鋒等的影響造成冬季依舊大雨不斷。而且這樣的氣候是又濕又悶,民眾紛紛購買大型除濕機,甚至老舊公寓都裝上了中央空調,以對抗這樣朝是的天氣。幾乎到了戶戶有冷氣,人人不怕濕。這樣是否會造成溫室效應更加嚴重?台灣又會締造什麼樣新的第一呢?

星期二, 12月 25, 2007

北市馬戲團嚇「虎」市民

台北市近日所舉辦世界馬戲團巡迴表演在台北市郊區舉辦,其中孟加拉虎也來到了台灣。由於整個會場是臨時搭建的,所以老虎也被養在貨櫃車後方加蓋鐵籠裡。恐怖的是主辦單位平日會放一群小白兔陪伴老虎陪他玩耍,但同時也供老虎食用。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就在市民的面前上演,沒有任何的遮蔽。只有假日人潮眾多的時候,讓老虎獨自一人在陽光下曬太陽,看似休息,但卻是為了不讓觀眾發現這殘忍的一面。而看管人員只是一名獸醫系實習生,沒有半名警衛,而且整台貨車放在戶外,萬一有個閃失,這頭老虎不知道會在台北市上演什麼樣的恐怖的戲碼,市民的安危真令人擔心。

星期日, 12月 23, 2007

景氣差 電器業者走向多元化經營

大家都知道燦坤3c所有電子產品應有盡有,甚至還成立的燦興旅遊。但是,您千萬不知道現在景氣差,連各賣場也開始擺起了寵物專櫃。少子化的社會來臨,越來 越多人以養寵物代替小孩,因此寵物及週邊產品的生意可說是蒸蒸日上。因此,燦坤3c也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在全省各個直營店內擺起了寵物專區。以後,您到燦 坤不只可以購買電子產品,更可以為您的寵物購買食物喔!

記者 十二月二十三日 板橋 電

星期六, 12月 22, 2007

酒駕鋼彈踩民宅居民慘死

昨夜板橋發生一起酒後駕駛剛彈機器人,卻不甚採進了別人家,壓死了一名正好在家裡的老人。現在警方整在深入的調查此案發生的緣起,而駕駛人坦承昨晚他的確駕駛 剛彈,但卻宣稱他並沒有記憶,只有片段而已。但也坦承是酒後駕駛,酒醒後卻沒有太多映像。肇事者的母親卻出面聲明昨晚是她要駕駛,由於母親自己也喝醉了, 因此孝順的兒子挺身而出幫母親駕駛,因此才發生這樣的悲劇。法官正在研擬是否將肇事者的罪行由無期徒刑減刑,這將是史上第一起由於孝順而減輕刑期的判例, 這是新政府在推動禮義道德及孝順上最顯著的案例。

記者 十二月廿二日 板橋 電

星期六, 10月 13, 2007

一貫道六十週年慶

昨 日,一貫道惜福週年大慶。場地是在一個立體水道的游泳比賽場裡,這個水道不是一般游泳池事向下挖,而是由玻璃水缸構成。這個水道只要蓋上透明塑膠墊就能變 成很長的桌子,對於這場惜福法會非常方便的。由於道親業務繁忙,許多人都身兼多職,因此在法會空檔的時候必須要趕緊工作及開會。良辰吉時一到,又必須開始 在水中游泳浸泡。

最後法會結束時,每個與會者都必須先上香再經過一神壇,並且說出今年的期許,或者自己內心想說的話。原來上香也是有學問的,三炷香表示祈求平安, 五炷香表示希望可以為他人從泥沼中解救出來。上完香後來到後面的主談,主壇上有個蓮花座,上面有個戴著蓮花帽的金身菩薩,他會為每位與會者灑上露水,之後 變可以結束,離開。

其中有一個與會者,他因為天生的色弱無法當上警官,只能考取一般的警員。他感到憤恨不平,因此在最後的時候說出了心中的怨言。然而,色弱始終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以前就有報導,曾有員警因為色弱所以分辨不出歹徒身上衣服的顏色,因而使歹徒順利逃亡。

記者 十月十二日 板橋 電

星期一, 9月 10, 2007

博愛特區馬路施工,民眾請改道

近日博愛特區道路被挖的坑坑巴巴,不知情的民眾會以為是被轟炸機摧毀過一般。近日市政府為了整修博愛特區 的馬路,針對總統府附近所有馬路實施整修工程。導致中正區往萬華區的馬路完全中斷,僅只有一些比較熟悉路況的民眾可以找出捷徑外大部份的民眾是根本無法通 行的。記者親自前往找尋捷徑,果然不是想像中的好找,為了道中正紀念堂看展覽,必須在仁愛路上九彎十八拐,繞過地面上大大小小的坑巴,尤其機車騎士猶如在 機車競技場上一般的難以行走。希望這次台北市大大整修博愛特區的馬路不是為了某些政治目的。

BN記者 戍賦大寶 台北 九月十日電

無咖啡因導致陽痿

最新研究報導指出,咖啡因不但會導致鈣質流失,最近又研究出,如果都不食用咖啡因將導致男性陽痿,精蟲活 動力下降。有一名男子,近日來被女友抱怨生活不『性』福,男子非常無奈的指出,他不明原因的陽痿,後來經過醫師診斷及研究,發現男子為了不想要得到骨質疏 鬆症,因此避免掉了所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因此,導致『性』致缺缺,陽痿,甚至精蟲活動力減弱,有不孕的可能。醫師指出,縱使咖啡因對於鈣質流失有一定的 影響,但對於女性的『性』福著想是可以斟酌食用的,中庸乃不偏不倚也,不過度極端是最好的。

NB記者 戍賦大寶 台北 九月十日電

星期三, 9月 05, 2007

BOT新制,日台新幹線

台灣政府修改了BOT制度,除了遊民營公司承包政府工程之外,並且的以由國外廠商以空股100%經營,並 且規劃。也就是說,現在的高鐵將由日本新幹線公司經營,並且規劃。日本新幹線公司計畫將台北站在繼續延伸,與日本本島相連結。這計畫完成後國人便可以從台 灣做高鐵到日本,將路面運輸跨入新的紀元。

記者 戍賦大寶 九月五日 台中電

星期四, 8月 30, 2007

物價上漲,『麥』、『油』漲4倍!


近日全球物價上漲,目前已經漲到了一個極致,台灣麥當勞公司最近推出了新的套餐,一分要價五百元台幣,裡 面有雙分主餐,兩份大薯,兩杯中可。最特別的是,新推出的雙圓湯,中間一小杯玉米濃湯,外圈則是蛤蠣濃湯,這分湯也含在這分套餐當中唷!民眾不妨可以去嘗 鮮看看!只是這分套餐的確筆以前所推出的套餐價錢還要在高!物價標漲,汽油也跟著大漲,一台125機車油加到滿竟然要台幣500元,高物價時代確實已經來 臨,請民眾做好準備。

星期二, 8月 21, 2007

發現台北失落的一角-巴黎租借區

在清朝時期,大家只知道清朝把台灣割讓給日本,這是大多數長輩所經歷過的事情。但是,從沒有人知道,在當 時的日據時代,台北曾經有一個地區是日政府租借給法國的『巴黎租借區』,位置就是從現在的水源路往新店的連結快速道路下,鄰近碧潭的地方。到目前為止,都 依然採取保密狀態,只有特定人事才允許進去,大多都是法國人才有資格進去。在裡面儼然是城中城,每棟房子雖然在當初建造的時候是原始的石磚,但卻將每曾的 樓房加上了室內大街,每兩樓一個挑高,燈火通明,如同拉斯維加斯的國際大街一般,天景會隨著日夜變化而有所改變。至今,更多了許多高科技的偽藏設備,一般 民眾如果沒有像本台記者一樣有特殊管道,是很難找的。儘管有管道,也只能參觀某些角落,並無法一覽無遺。

記者 戍賦大寶 台北-巴黎租借區 八月廿一日電

星期三, 8月 15, 2007

扁上下班親自開車,並接送夫人


昨日記者於凱達格蘭大道上意外發現阿扁總統親自開車進入總統府,副座上坐著瘦弱的總統夫人吳淑貞。阿扁對於夫人的愛心可見一般,並且自己開車上班不用司機的精神令人欽佩。

記者 戍賦大寶 台北 八月十五日電

新物種-生物廚餘桶


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水生魚種,根據實驗,這種生物屬於肉食性生物,並且連油脂都能夠吸收。最近有不少民眾 直接養在廚房的水槽中,成為最新的「生物廚餘桶」。只要將盤中的剩菜剩飯倒入水槽中,便可讓這種不知名的「廚魚」將這些殘渣吃個精光,連浮在水面的油脂都 能夠消化。「摩登原始人」中的場景真實的搬入現實生活中,既環保又省事,非常適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習性。

記者 戍賦大寶 台北 八月十五日電

星期四, 8月 09, 2007

昏黃色夜裡的威尼斯凶案


據當地警方調查了解,受害者與她一雙年輕的阿姨遭黑衣男子密謀殺害未成,當時在荒廢豪宅中身為姐姐的阿姨正照顧已癱瘓的小阿姨,突然不知從哪闖入的歹徒手持各式器械追殺,受害者渾身是血不停用計逃脫,最後驚險地先救出了小阿姨並且報案,希望還來得及搶救下落不明的姐姐……

星期三, 8月 08, 2007

泥人現身台北市!


木柵動物園經過幾次的整修及拓張,已經增添許多設施,並且將整個腹地擴張,儼然成為一個野生動物園,觀眾現在已經可以在動物間自由穿梭,遨遊在每個主題館內,全新的造景讓人猶如身歷其境般,爾偶還會被動物所追趕。
在這次的大整建當中,每個主題館增加了許多動物之外,還增加了一個新的動物族群,那就是「泥人」,他們各個像海獅一樣喜歡在泥濘的岸邊做著泥浴。然而他們 到底是甚麼種族的人呢?似乎是這各種種族的大混血,皮膚呈現一點咖啡色,黑頭髮,有的還近視帶著眼鏡。他們整天就是泡在泥巴當中做著日光浴,真是像極了海 獅呢!

記者 戍賦大寶 台中 八日電

星期三, 3月 28, 2007

研究:氣候持續暖化 部分氣候區將消失

更新日期:2007/03/27 11:50 記者:盧瑞珠

(法新社芝加哥二十六日電) 根據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論文集」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暖化現象持續,地球上許多氣候區將在二一零零年以前消失,或是被其他新的氣候現象所取代。

報告中預測,不斷上升的溫度將迫使高緯度和高海拔的極地和高山氣候消失,讓赤道附近充滿不熟悉的氣候狀況。

這種氣候變化影響所及,從印尼的雨林到祕魯的安第斯山,其中包括許多多樣化生物的主要棲息地,當地的生態系統和人口分布情況將遭到破壞。

負責這份報告的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地理學教授威廉斯表示,他們是根據不斷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現象,所得出的合理結果。

他和他的同事在電腦模型中輸入造成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量標準則是根據今年二月間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所提出的一份報告內容。

研究結果發現,地球陸地上百分之四十八的氣候區,將在二一零零年以前消失,同時有百分之四十的地表,會產生新的氣候。

研究發現,即使排放溫室氣體速度減緩或經由策略性管理,這種氣候改變現象仍可達到百分之二十。

從地理現象來看,消失的氣候將會影響熱帶高地及靠近極地的區域,包括哥倫比亞和祕魯的安第斯山、中美洲、非洲的裂谷山區、尚比亞和安哥拉高地等。

威廉斯表示,這種變化對具有豐富動植物生命的地區會有很大的威脅,但同樣也會威脅到位在喜馬拉雅山脈、菲律賓、非洲和南美洲山區的動植物,甚至會造成部分物種消失,或迫使人口遷移。

專家警告:蔗蟾大量繁殖危害澳洲生態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7/03/28 14:20 記者:紀錦玲

(法新社巴黎二十七日電) 生物學家表示,七十二年前被引進澳洲東北部的有毒蔗蟾,適應環境能力超強,目前可能已經遍佈澳洲四分之三海岸地區。

蔗蟾當年被引進澳洲,主要是為對抗甘蔗田裡的害蟲。

蔗蟾學名為海蟾蜍,是世界上最惡名昭彰、最不受歡迎的入侵物種,由於它無止盡的擴散,已經危害到其他本土種青蛙、蟾蜍的生存數量。

澳洲生物學家二零零六年二月估計,在澳洲熱帶與副熱帶地區,蔗蟾已經廣佈一百萬平方公里。

今天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發表一項新報告指出,同一批澳洲生物學家估計,目前「蔗蟾帝國」已經擴張到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將澳洲昆士蘭與北領地一帶整個包圍起來。

研究指出,令一些專家困惑的是,他們過去相信蔗蟾原本應限於在炎熱、潮溼的地帶生存,但現在卻廣佈寒帶、熱帶地區,甚至在乾燥的情況下都能生存,到處可見它們的蹤跡。

現在蔗蟾攻佔了月平均溫度最低攝氏五度,到最高三十七度的地區,而且還「殖民」到乾燥地區。原來預期,蔗蟾在乾燥地區會因為缺乏溼氣而死。

報告說,這種情形顯示,蔗蟾在西澳、南澳海岸地帶都有生存能力。

專家指出,「我們預期蔗蟾目前已經有潛力擴張到澳洲兩百萬平方公里面積;這項估計包括四分之三的澳洲海岸地區,這些區域正是澳洲人口最密集、多樣化物種最集中的地區。」

挪威氣候變遷 近北極圈馴鹿生態受波及

公共電視更新日期:2007/03/27 22:10 居住在歐洲最北端的薩米人,是歐洲著名的遊牧民族,他們幾千年來以飼養馴鹿為主要工作,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遠在接近北極圈生活的馴鹿生態,也受到了波及。
這裡是挪威北部的考圖基諾村落,位於北緯69度,幾乎是整個歐洲大陸的最頂端,當地約有1000名薩米人生活在這冰天雪地裡。薩米人擁有豐富的游牧經驗,飼養馴鹿也是他們拿手絕活,但全球氣候變遷,讓這終年積雪的挪威北部,也受到影響。
過去10年來天氣有了劇烈的變化,我們在挪威北部,冬天的氣候也比較暖了。
全球氣候變遷,讓熱帶地區氣溫更高,相反的也讓這凍土苔原地帶氣候更加嚴寒,冷到馴鹿無法挖到地表下的食物。
某幾年,某些冬天,馴鹿們很難在這種苔原上找到食物,冰太多了。
這種冰層太硬了,硬到可以在上面開車,所以你能想像馴鹿根本沒辦法挖下去。
在挪威北部的薩米人,每戶都有上千隻馴鹿,馴鹿的皮毛可以禦寒,肉類可以儲存脂肪跟賣錢,專家擔心,一旦氣候變遷的情況持續惡化,馴鹿在冬季餓死,對薩米人將造成重大衝擊。
全球暖化意味放牧地區冬天降雪更多,結冰量增加代表雪增多,因此接下的二三十年,馴鹿生長的放牧地區,會增加百分之十的降雪量。
不過薩米人相當樂觀,認為北極地區的氣候原本就比較不穩定,他們會運用祖先流傳了幾千年的智慧跟經驗,持續讓馴鹿在這片銀白世界上繁衍下去。

星期二, 3月 06, 2007

愛斯基摩人成為全球暖化首批氣候難民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3/05 10:30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全球民眾受害,而住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更是首當其衝,因為他們居住的極地小島日漸縮小,有可能遭海水淹沒,因此迫使他們遷移,這使得愛斯基摩人成為全球第一批氣候難民。
根據紀錄,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氣溫過去30年上升了攝氏4度,導致冰河溶化,海水上升,當地一座小島「沙里契夫」的面積已經減半,北極圈內許多愛斯基摩村莊都面臨不保威脅。
當地一名愛斯基摩人說,全球暖化使得他們週遭的風浪一年比一年大,土地流失一年比一年嚴重,漁獲量也不如從前,不少村民已經陸續遷移,但仍有不少人因為經濟無力負擔,留在原地,前途未卜。

星期一, 3月 05, 2007

南極冰架解體冰下世界露崢嶸,多種奇異生物首度曝光

路透華盛頓電---科學家周日報告稱,隨著南極海岸一些地區冰層的融化,多種以前被覆蓋在冰層下的奇異生物也首度被發現,其中包括紡錘形的橙色海星、鰭成扇形的冰魚等。

在南極洲威德爾海,兩座總覆蓋面積達3,900平方哩(一萬平方公里)的巨大冰架解體,使外界得以首次窺探冰山下的野生生物。

這兩座冰架至少已存在5,000年,但在最近十幾年裡相繼解體。其中一座於12年前解體,另一座解體於2002年。

冰架的解體給了科學家一個難得的機會,使他們可以考察冰架下面的世界。此前,研究人員只能透過在冰上鑽孔的方式進行研究。

科學家對冰水下2,800英尺(850米)的深海進行了考察,發現通常棲息在深度是這裡三倍的生物,它們已經適應了海底的環境。

比如藍色的冰魚,它的背鰭長著硬棘,像扇子一樣。冰魚的血液中不含紅血球,這樣血液就變得更稀,可以更容易地輸送到全身,使體內能量能在低溫環境中保存。

還有「長腿」海星,有些海星的腿比一般的五條還要多。它們和冰魚生活在一起。科學家還觀察到成群的海參,也朝同一個方向移動。

科學家在聲明中說,在他們採集的數百個物種中,有15個外型類似蝦、可能是片腳類新物種,四種可能為新的刺細胞動物,這是和珊瑚、水母和海葵有關聯的有機體。

科學家將對這些物種進行研究,以確定它們是否確實為新物種。(完)

--翻譯 余樂;審校 劉瑞芬

星期日, 3月 04, 2007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新生物,有助研究早期生物進化-Yahoo!奇摩新聞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新生物,有助研究早期生物進化-Yahoo!奇摩新聞: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新生物,有助研究早期生物進化
更新日期:2007/03/03 15:11

路透社
路透華盛頓電---科學家表示,距今五億年前,在地球上出現複雜生物之前,有一種非常怪異的生物活在海底。
該生物身體包有硬殼,殼上有又長又彎的凸刺。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周五出版的《科學》(Science)期刊中,科學家從加拿大富含化石的Burgess Shale岩層中起出11件完整化石,確認這種遠古無脊椎動物,並將其命名為Orthrozanclus。
「這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生物,」多
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的卡隆(Jean-Bernard Caron)和英國劍橋大學的莫里斯(Simon Conway Morris),在採訪中一同描述此新發現的物種。

Orthrozanclus大約只有一厘米長,生活在距今約5.05億年前的寒武紀。寒武紀是地球生命歷史的重要時期,也是生物急劇進化階段。從化石紀錄看,許多主要生物都首先出現於該時期。

研究者稱,Orthrozanclus沒有眼、臂,在海底是像蝸牛一樣,靠強勁的腳部移動。

Orthrozanclus的構造似乎是為防止自己成為獵食者的快餐。它整個身體覆蓋在殼內,身體邊緣有大約36個長長尖尖的彎刺,另外還長有許多小刺。

科學家指出,這種新發現的無脊椎動物將有助釐清早期生物進化。(完)

--編譯 呂永實;審校 邱俊吉

星期四, 10月 12, 2006

全球冰風暴 進入第五個冰河時期


中央氣象局預測,全球氣候已進入了下一個冰河時期,也就是第五冰河時期。這是有史以來人類將面臨的重大全球性危機。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結將在真實世界中發生,而目前科學家已研發出人類的冬眠機制-人體凍結,屆時所有人類將進入一個全球性的冬眠狀態,人類文明即將停止運作。並且科學家呼籲,若有民眾執意不願意進入冬眠狀態,將會活活餓死或凍死。
  更有廠商也已研發出冬眠冰櫃,人們可躺在裡頭以安全的進入冬眠狀態。因為動物管理局表示,當冰河時期來臨時,幾乎所有溫熱帶動物都將進入冬眠,唯有北極的寒帶生物並不會進行冬眠,所以到時候飢餓的極地動物將展開大規模的獵食行動。儘管人們躲在家裡冬眠,一樣有可能發生危險。因此廠商所推出的冬眠冰櫃將可以安全的保護人類,直到冰河時期結束。希望民眾可以提早準備以安全度過這即將發生的第五冰河時期。

(BN記者 戍賦大寶 台北 十二日電)